2013/09/05

Таня / 塔妮婭


這是我幾個月前寫的文章,
算是對一篇小說的簡單評論,
是收錄在布寧的短篇小說集《幽暗的林蔭道》,
名為〈塔妮婭〉的小說。
之所以把它放到來這裡,
是因為那個短篇小說在我看來,
根本就是一個TTWD的故事 XD
只是可能沒有實體的主菜(?!)而已 =P
沒有看過這篇小說的人,
可以從這裡看到簡體字版充數一下。



  "我才走進花園,走進綠意盎然的花園,漫步在綠意盎然的花園,就遇到自己的愛人......"
─布寧,塔妮婭


  塔妮婭這個短篇小說乍看之下只是一個單純的、描寫主僕之間戀情的故事,但是在細看之後,就會發現這個小小的故事裡其實包含了很多複雜的情感,而這樣複雜難解的問題其實並不只會發生在主僕之間,任何一對關係不對等的情侶都有可能面臨這樣的難題。

  女主角塔妮婭是個單純天真的小女孩,從文中卡札科娃夫人和男主角彼得的對話中,可以看出她的童年過得並不快樂,甚至可以稱得上痛苦。對擁有這樣人生經歷的人來說,夢想能因為得到真正的幸福而從此改變自己悲慘的人生也是無可厚非的。因此儘管彼得的親近一開始讓她感到困惑和恐懼,但是她並沒有真正的反抗這個被強迫扮演的新角色,因為追求更快樂的人生對人類來說永遠都是一種本能。

  而男主角則是一個遊戲花叢的紈褲子弟,居住在繁華的莫斯科,早已習慣的燈紅酒綠的生活,鄉村的生活對他而言既無趣又毫無意義。一開始,塔妮婭之於他只是在一無所獲的一天中唯一的消遣,滿足他單純而直接的肉體慾望。隨著日子一天一天過去,和塔妮婭的幽會成為他在鄉村難得能體驗到的刺激和樂趣,這種樂趣的新鮮感讓他幾度延後離開的計劃,但最後他對塔妮婭的憐憫終究無法戰勝他對早已習慣的生活產生的眷戀,進而讓他毫不留戀的離開卡札科娃夫人的家。

  他們兩人第一次意外的親密行為就已經奠定了未來相處模式的地位關係,塔妮婭並未反抗彼得對她的侵犯,她「像死人一樣臣服於他」,提供他想要貪婪索取的肉體快感,「既甜蜜又痛苦地啜泣」,用鄉村少女迷人的香氣和含情脈脈的眼神回報他粗魯而毫無預警的侵犯。而他們兩人對接吻的爭執也可以看出當兩個人的習慣或意見相互牴觸的時候,他們很自然而然的就會覺得彼得是對的,塔妮婭是錯的。這樣最初的關係和後來兩次他們的分別前後呼應著,塔妮婭之於彼得一直是個呼之即來、揮之即去、供他宣洩過盛情感的工具,在這段感情中,彼得擁有所有的決定權,而塔妮婭扮演的則是一個被支配的角色,她脆弱而毫無條件的盲從也正好滿足了彼得的需求。


  在一次令人愉快的意外中,卡札科娃夫人麻煩彼得到車站去把進城跑腿的塔妮婭接回家。這次的巧合讓塔妮婭感到又驚又喜,因為能在彼得面前展現盛裝的自己而難掩興奮之情,也為自己的外貌能吸引彼得、取悅彼得而感到雀躍不已。儘管彼得在車站時很不明智的說出是「因為沒人能來」才去接塔妮婭,但他來接她的結果就足以讓她感到心滿意足。而這同時也是布寧最後一次描述這對愛侶幸福的模樣,因為不久之後,彼得就即將離開,回到莫斯科。

  無論彼得曾經在塔妮婭耳邊吐出多少甜言蜜語,即使在他們兩個人過得最幸福美滿的時候,塔妮婭仍然對自己的地位沒有信心。或許,對她而言,彼得就只是一場太不真實的夢境,美好到不可能是真的,而這樣的美好讓她忍不住質疑自己的價值,懷疑自己對他而言是不足夠的,因此她必須一次又一次的在彼得面前貶低自己的價值或偶爾吃個醋,只為了聽到他反駁自己的安撫言語,並透過這樣重覆的行為模式得到她一直以來都缺乏的安全感。

  儘管布寧未曾明顯的寫出彼得對塔妮婭的情感並不是真愛,但從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莫斯科」就可以看出他並沒有想要為了她一再滯留的意願,而他也沒有想要將她帶在身邊的想法,他甚至早就將這個結論視為理所當然,差點來不及想出一個合理的理由說服塔妮婭。塔妮婭對他而言,就像一個假期中的美好奇遇,而要是這個奇遇永遠跟在他身邊,就不會顯得如此美好了。

  塔妮婭死心塌地的等待著彼得承諾的聖誕假期的重逢,但聖誕節來了又走,彼得並沒有出現。現實的沉重一點一滴的磨滅了年幼的塔妮婭對愛情如夢似幻的幻想,殘酷的空虛感逼迫她成長,彼得印象中順從的、除了他的愛之外對他別無所求的塔妮婭已經消失無蹤,再也找不回來了。


  雖然兩個人分離的時間並沒有很長,但是他們兩人都在短時間內有了極大的轉變,塔妮婭經歷的變化尤其劇烈。她已經不再是那個能輕易被彼得玩弄於股掌之間的天真小女孩,她的成長讓她認知到這段感情一直沒有讓她得到她真正渴望的東西,它就像一個對美好未來的空虛承諾,但這個承諾被履行的機率卻微乎其微。因此兩人習慣的固定模式已經無法讓她感到滿足,她終於驚覺了這段戀情的不平等,她發現他不該是唯一一個有權做決定的人,因為她自己也是這段關係中的關鍵人物。

  然而塔妮婭的改變之於彼得,只意謂著這段如假期般的短暫戀曲已經失去了它的便利性,不再是他到了卡札科娃夫人家就可以享受的客房服務。他們兩人一開始的相處模式在彼得心目中早已跟深柢固,一直以來,他把塔妮婭的付出悉數視為理所當然,所以當她不願意繼續無條件的付出的時候,他再度主觀的認定一切是她的過錯,認為她的改變讓他無法繼續愛她。他試圖用說教的語氣指責她,但她已經不如過去那樣聽話、順從了。

  故事的最後,布寧只點出了時間點,以及彼得再也沒有拜訪過卡札科娃夫人的事實,並未帶出二者的因果關係。這兩句話留給讀者極大的想像空間,彼得有可能在二月革命中殉難,也有可能只是再也不想要見到塔妮婭,讓這段已經變得複雜的感情成為他人生中的另一個包袱。但無論情況為何,我相信塔妮婭都寧願相信前者,而不願正視她人生中的救贖已棄她不顧的現實。略帶哀傷筆調的結局比幸福快樂的結局更加有力,也更能讓人深思,在感情的世界中並沒有絕對的對錯,只是兩個人心靈成長速率的差異,能使本來適合的人變得不再適合罷了。


艾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